太阳之热,传入膀胱之腑,故口渴而便不通。盖伤寒以阳为主,四逆有阴进之象,若复用苦寒之药下之,则阳益亏矣,是在所忌。
按∶《圣济经》云∶原四时之所化始于木,究十二经之所养始于春,女子受娠一月,是厥阴肝经养之,肝者乃春阳发动之始,万物生化之源,故戒怒养阳,使先天之气,相生于无穷,是摄生之切要也,不可泥于前说。今人坐于高堂广厦之中,身与冰盘水阁相习,口与浮瓜水果相厌,暑邪原浅,每求此药服之,甚者日日饮之,是谓诛伐太过。
脉中兼见沉细,证中或见善欠、善恐一二证,此肾之脾胃病也,当加泻肾水之浮,及泻阴火之药。 黄汤、川芎汤附补门。
痢疾初作,里急后重,肠胃中有积滞者,此丸主之。凡伤寒发热脉沉,元气虚人,并失阴伤寒发热者,皆不可用。
以枣膏和汤,服三丸。扶坐,烧炭沃醋;或烧旧漆器,令烟入其口鼻即苏。
一曰大怒逆气伤肝。蜜调涂四周,中间留头,凉膏、清露散、铁箍散,皆此物也。